新華社香港10月5日電 題:香港導演劉偉強:從電影片場到全運會開幕式舞臺
黃茜恬
“做嘢(開工)。”這是記者見到香港導演劉偉強時,他說的第一句話。
午后的陽光灑進劉偉強位于觀塘的工作室。剛從廣州趕回香港的他,推門看到采訪團隊,開口就是“做嘢(開工)”。
身邊的工作人員笑稱,這是他幾十年雷厲風行的寫照。這位曾拍出一系列地道港產(chǎn)片和《建軍大業(yè)》《中國機長》等主旋律佳作的香港導演,向來習慣用行動代替寒暄。
如今,他新添了一重身份——第十五屆全運會和殘?zhí)貖W會開幕式總監(jiān)制。
“能為在家門口舉辦的盛會出力,是責任,更是榮幸。這里的一草一木、一聲一調(diào),我都很熟悉,就像在自己家里請客,肯定要拿出最好的誠意、最好的‘菜譜’。”劉偉強說。
以電影匠心赴全運之約
“這是充滿驚喜與挑戰(zhàn)的經(jīng)歷。”劉偉強坦言,跨界擔任總監(jiān)制,最驚喜的是能參與到這么大規(guī)模、意義非凡的活動。這種全民參與、萬眾期待的氛圍,是拍電影時很難感受到的。
經(jīng)過一年多籌備,十五運會開幕式將于11月9日在廣州舉行。劉偉強說:“拍電影通常是先有個核心想法再慢慢打磨,但十五運會開幕式從一開始就必須有完整清晰的框架。”
作為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(lián)合承辦的全運會,劉偉強說,開幕式要打造一場具有國際水準、中國氣派、嶺南風韻、灣區(qū)魅力的視聽盛宴。
他打了個生動的比方:“辦開幕式就像大灣區(qū)的兄弟姐妹們一起請客,我們精心準備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‘硬菜’,就是想讓所有人都嘗到這份溫馨,在集體共鳴里感受向上的力量。”
歷經(jīng)數(shù)十年導演生涯,劉偉強有“片場情結”:“我拍電影時就喜歡待在片場,現(xiàn)在十五運會開幕式場館對我來說就像大片場,每天都想早點去看看。”
工作人員說,他經(jīng)常是每天最早一個到場的?臻e時他會去看道具、查飯?zhí)眯l(wèi)生,還經(jīng)常打趣自己是“勤雜工”。
從攝影小工到大制作導演
“電影就是我的命。”談及電影,劉偉強語氣堅定,將這句話重復了兩遍。
中學時的劉偉強就愛上了攝影。恰逢邵氏電影招電影助理人員,他寫了封信就去應聘。“面試時有幾百人,制片人問我懂不懂電影?我說不懂但喜歡攝影,我肯學。”就這樣,他先被分到制片組,后又轉(zhuǎn)到攝影組當小工。
剛?cè)胄袝r,媽媽跟劉偉強說:“阿強,要做就做好,別丟面子。”這句話成了他的座右銘。后來,他跟著一位阿爺學習,老人告訴他:“做電影很簡單,別偷懶、肯努力就夠了。”
為了練“鏡頭感”,劉偉強像習武之人練扎馬步一樣反復練習——拿著相機找角度,調(diào)整姿勢,直到手臂酸得抬不起來。
這些年,他拍出了不少口碑與票房雙收的主旋律電影。他坦言剛接觸這類題材時“并不懂”:“上學時也學過歷史,但具體到南昌起義、三河壩戰(zhàn)役的細節(jié),我還是要從頭學。”
為了拍《建軍大業(yè)》,他翻閱了幾十本歷史書、看了上百部紀錄片,還專門請老師講解;拍《中國機長》時,他跟著機長在駕駛艙,逐一熟悉上千個按鈕的功能,連機長和空乘的對話流程都要一字不差記下來。
從攝影小工一步步走到執(zhí)掌大制作的導演,劉偉強常說:“拍電影沒有捷徑,你對鏡頭多用心,觀眾就會對你的作品多認可。不偷懶,就不會輸。”
內(nèi)地有拍不完的好故事
籌備十五運會開幕式以來,往返廣州和香港成了劉偉強的日常。
有人說他辛苦,他卻搖搖頭:“坐高鐵最快不到1小時就到了,比在香港塞車還快。在車上聽聽音樂,還沒睡醒就到目的地了。”在他看來,粵港澳大灣區(qū)“1小時生活圈”不僅便利了交通,更讓人心貼得更近。
扎根內(nèi)地十余載,劉偉強說,北京蓬勃的電影產(chǎn)業(yè)氛圍、上海黃浦江的璀璨夜景、廣州叉燒的濃郁香氣,都是他越來越眷戀內(nèi)地的緣由。
“以前在香港拍電影,題材場景總有些局限。到內(nèi)地才發(fā)現(xiàn),這里的好故事太多了。”他說,走一趟北京的胡同,能聽見老一輩講的舊時光;逛一次廣州的老街,能感受市井里的鮮活氣;哪怕是和內(nèi)地劇組的年輕人聊天,都能捕捉到當下最真實的生活切片。這些都是電影里珍貴的素材。
對香港年輕演員,劉偉強總愛分享自己學普通話的趣事:“我小時候普通話差得很,后來拍內(nèi)地戲,跟著劇組慢慢聊、慢慢學,就過來了。”他常勸年輕人“打開思維,別把自己困在香港這一方天地里”。
在他眼里,香港電影人的靈活、快節(jié)奏,遇上內(nèi)地團隊的資源協(xié)調(diào)力、對題材的深度挖掘能力,就像煲湯時上好的食材遇上適當?shù)幕鸷颉?ldquo;燉在一起,就能熬出最有滋味的好作品。”
十五運會開幕式日漸臨近。劉偉強點開手機相冊,翻看場館籌備新照,語氣滿是期待:“各環(huán)節(jié)都在按計劃推進,粵港澳年輕團隊配合越來越默契,就盼著開幕式當晚,把這場灣區(qū)盛宴好好呈現(xiàn),讓大家看到三地同心的勁兒。”
版權聲明
1.本文為甘肅經(jīng)濟日報原創(chuàng)作品。
2.所有原創(chuàng)作品,包括但不限于圖片、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、信息等,未經(jīng)著作權人合法授權,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(zhuǎn)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。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.甘肅經(jīng)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(tǒng)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(甘肅云數(shù)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)受理對接。如需繼續(xù)使用上述相關內(nèi)容,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,聯(lián)系電話:0931-8159799。
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