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甘肅·甘肅經(jīng)濟日報記者 李明娟
“早就想帶家人來蘭州看看黃河,這個雙節(jié)終于圓夢了!”10月4日上午,在蘭州黃河風情線,來自河南的游客左先生正幫父母在黃河母親雕塑前拍照,身后是絡繹不絕的人流。這個國慶中秋雙節(jié)假期,蘭州以黃河為脈、以文化為魂,從黃河河畔到博物館再到商業(yè)街區(qū),處處洋溢著節(jié)日的歡騰,記者穿梭于城市各個角落,記錄下這座千年金城文旅融合、消費繁榮的生動圖景。

在甘肅省博物館,清晨7時許,等待入場的隊伍已從館門口延伸至街角,不少游客舉著“馬踏飛燕”主題文創(chuàng)產(chǎn)品,臉上滿是期待。“為了看一眼銅奔馬,我們特意提前查了開館時間,就怕來晚了要等太久。”來自上海的學生陳斌告訴記者,他和同學計劃看完省博,再去甘肅簡牘博物館“解鎖”秦漢歷史。

記者了解到,假期期間,甘肅省博物館日均接待游客超2.5萬人次,增開了3條講解線路,還加設了“文物小課堂”,讓廣大游客更深入地感受絲路文化的魅力。
在甘肅簡牘博物館內,氛圍則更為靜謐,游客們俯身展柜前,仔細辨認竹簡上的文字。“這些‘古代檔案’太有意思了,能直觀看到兩千多年前的生活和律法,比課本生動多了!”帶著孩子來參觀的市民李先生說。

沿著黃河風情線向東走,黃河母親雕塑、蘭州水車園、中山橋等景點串聯(lián)起一幅“黃河之濱也很美”的畫卷。
在蘭州水車園,巨大的水車隨著黃河水流緩緩轉動,水花飛濺間,孩子們的笑聲此起彼伏。“水車怎么能把水提上來呀?”“為什么水車能轉。”面對游客們這樣的問題,工作人員主動上前,用通俗的語言講解水車原理。如果有父母帶著孩子游玩,還會邀請孩子觸摸水車部件。“讓孩子們親手感受,才能真正了解老祖宗的農(nóng)耕智慧。”工作人員笑著說。
傍晚時分,中山橋上擠滿了賞景的游客,大家憑欄遠眺,看黃河落日熔金,聽游船鳴笛而過。“第一次在橋上看黃河日落,太震撼了!”來自河南的游客張女士舉起手機,記錄下這一美好瞬間。

夜幕降臨,蘭州的“夜經(jīng)濟”活力盡顯。蘭州老街燈火璀璨,青磚黛瓦間掛滿紅燈籠與國旗,非遺糖畫、手工藝品攤位前圍滿游客,絲路主題歌舞表演剛開場,就引來陣陣喝彩。“我們點了釀皮、甜醅子,還買了非遺剪紙,感覺把蘭州的煙火氣都嘗遍了!”本地市民王女士帶著外地朋友逛老街,臉上滿是自豪。
張掖路步行街同樣熱鬧,沿街商鋪燈火通明,餐飲門店前排起長隊,奶茶店、小吃攤前更是人頭攢動。“假期每天晚上都要忙到11時許,客流量比平時翻了一倍。”步行街網(wǎng)紅燒烤店女老板笑著說。
文旅熱度也帶動了商業(yè)消費的火爆。在蘭州中心商場,潮牌店鋪里滿是挑選新衣的年輕人,數(shù)碼專區(qū)體驗最新科技產(chǎn)品的家庭絡繹不絕,餐飲區(qū)每家門店前都排著長隊。商場工作人員介紹,假期期間商場日均客流量突破12萬人次,餐飲、服飾、數(shù)碼等品類銷售額同比增長超60%。
在萬達廣場,室內樂園里滿是孩子的歡聲笑語,家長們忙著給孩子拍照,“孩子念叨了好久想來這里玩,今天終于滿足他了,看著他開心,我們也高興。”家長李女士說。
從清晨的博物館到深夜的商業(yè)街區(qū),從黃河岸邊的自然風光到老街里的煙火氣息,這個假期,蘭州用豐富的文旅產(chǎn)品、旺盛的消費活力,向游客展現(xiàn)著千年金城的厚重與鮮活。
版權聲明
1.本文為甘肅經(jīng)濟日報原創(chuàng)作品。
2.所有原創(chuàng)作品,包括但不限于圖片、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、信息等,未經(jīng)著作權人合法授權,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。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.甘肅經(jīng)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(tǒng)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(甘肅云數(shù)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)受理對接。如需繼續(xù)使用上述相關內容,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,聯(lián)系電話:0931-8159799。
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